生活中难免遇到头疼脑热、关节酸痛或者痛经,很多人都会选择吃点止痛药来缓解。止痛药确实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麻烦,但如果用错了,不仅效果打折,还可能伤身体!今天就来聊聊吃止痛药常见的几个“坑”,帮大家用得更安全、更放心。
误区一:止痛药没副作用,想吃就吃?
事实:千万别这么想!所有药都有两面性,止痛药也不例外。像常见的布洛芬、阿司匹林这类“消炎止痛药”,吃多了可能伤胃(引发胃溃疡)、伤肾(肾毒性)。另一种常用的“扑热息痛”(对乙酰氨基酚),吃太多特别伤肝!所以,止痛药不能当糖吃,更不能长期自己乱吃,最好问问医生或药师。
误区二:几种止痛药混着吃,效果更强?
事实:危险!千万别这么干!有些药里成分是重复的。比如,你吃了扑热息痛止痛,又吃了一种含有扑热息痛的感冒药,加起来就可能过量,肝脏可受不了。还有,像布洛芬和阿司匹林这类药,如果和抗凝血的药(比如华法林)一起吃,可能增加出血风险。吃药前,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,或者问问专业人士能不能一起吃。
误区三:痛经是正常的,忍忍就过去了,不能吃药?
事实:痛起来真不用硬扛!如果是那种没有其他疾病的“原发性痛经”,像布洛芬这样的消炎止痛药效果就挺好。它们能帮你减少引起疼痛的“捣蛋分子”(前列腺素)。只要按说明书或者医生说的量吃,一般不会有事。当然,如果疼得特别厉害、出血特别多或者头晕眼花,那赶紧去看医生,查查是不是有别的问题。
误区四:止痛药吃了会上瘾,能不吃就不吃?
事实:这得分清是哪种止痛药。像吗啡、羟考酮这类很强的“阿片类止痛药”,确实要小心成瘾,一般用在手术或癌症晚期等严重疼痛时。但咱们平时药店里买的布洛芬、扑热息痛这些非处方药,只要按规矩吃,是不会上瘾的,不用担心。不过,如果是长期慢性疼痛,也别自己一直吃,得找医生看看怎么用药更合适。
误区五:中药止痛更温和、没副作用?
事实:中药也是药,用不对一样有风险!有些中药材本身就有毒性(比如某些乌头、马钱子),乱用会中毒。更有些中成药偷偷加了西药成分(比如激素或消炎止痛药),长期吃反而风险更大。所以,不管是中药西药,都要在医生指导下用,别迷信“纯天然就安全”。
误区六:老人小孩止痛药用量和大人一样?
事实:不行!小孩的肝、肾还在长,老人的代谢又比较慢,药量必须调整。比如小孩吃扑热息痛,得按体重算,吃多了伤肝;老人长期吃布洛芬、阿司匹林,胃出血、伤肾的风险更高。所以,给老人小孩用止痛药,一定要严格按医生或药师的建议,不能照着大人的量减半就完事。
怎么安全有效地用止痛药?记住这几点:
1.找原因:小痛小病(像偶尔头疼、肌肉酸痛)可以自己短期用点非处方止痛药。要是疼得厉害、一直不好或者反反复复,赶紧去医院看看,别耽误。
2.看说明,守规矩:吃多少、吃多久,按说明书或医生说的来,千万别自己加量。特别是扑热息痛,一天加起来别超过4克(一定看清不同药片的含量)。
3.注意“打架”:如果你还在吃其他药(比如抗凝的、降压的),吃止痛药前最好问问医生或药师,看会不会有相互作用。
4.特殊人群要当心:孕妇、哺乳期妈妈、肝肾功能不太好的朋友,选止痛药更要谨慎,务必先咨询医生。
止痛药是缓解疼痛的有效工具,但错误使用可能带来健康风险。只有科学认知、合理用药,才能真正发挥药物的疗效,避免不必要的伤害。如果对止痛药的使用存在疑问,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
供稿|临床药学科 陈桦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