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天地
您所在的位置:
返回上级
健康科普:夏季防蚊灭蚊,远离蚊媒传染病
发布时间:2025-08-01浏览量:11信息来源: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【官方网站】

夏季来临,蚊虫开始活跃,带来了多种危险的蚊媒传染病。因此做好防蚊措施,了解常见蚊媒传染病的预防知识,才能让你的夏天过得舒服又安心!

一、什么是蚊媒传染病?

虫媒传染病是指由蚊、蜱、蚤等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。其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疾病叫蚊媒传染病。蚊虫是重要的医学昆虫,个体虽小,但种类繁多,常见的蚊子种类有按蚊、库蚊、伊蚊,其中白纹伊蚊我们又叫花蚊子。

二、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哪些?

1.蚊虫能传播多种疾病,有些病毒在蚊体内可存活较长时间,甚至终身带毒。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登革热、疟疾、基肯孔雅热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寨卡热等。

2.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通常有疫区旅居史、蚊虫叮咬史,潜伏期1-14天,大多5-9天,主要表现为高热、三红(脸红、颈红、胸红)、三痛(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痛)、皮疹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、出血等。

3.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,俗称“打摆子”、“冷热病”。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,通常有流行区旅居史,主要表现为周期性、规律性寒战、发热和出汗。

4.基肯孔雅热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、以发热、皮疹和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,病毒为基肯孔雅热病毒,病毒通过被感染的蚊子叮咬进入皮肤。

三、如何预防蚊媒传染病?

我国媒介伊蚊分布广泛,活跃期长。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,蚊密度逐渐升高。但蚊媒传染病是可防可治的,所以大家不必惊慌,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,预防蚊媒传染病呢?

1.清除积水,杜绝蚊虫孳生: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通过清除积水、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、卫生死角、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,能有效减少蚊虫孳生地,降低蚊媒密度。对于无法清除的沟渠管道,定期施放灭蚊药物杀灭幼虫。

2.做好防护,减少蚊虫侵扰:

(1)家庭、单位、学校、工地等人员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、纱窗,室内可使用蚊帐,纱门纱窗与蚊帐的网眼要足够小,防止蚊虫进入。

(2)室内少量蚊虫可用电蚊拍杀灭;或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、登记证的气雾剂、蚊香等卫生杀虫剂。

(3)在蚊虫叮咬高峰期,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,减少皮肤裸露,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蚊液,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剂量、频次涂抹于皮肤外露部位;尽量避免在树荫、草丛、水边长时间逗留。

3.发现健康预警,及时就医:如出现发热、皮疹、结膜炎、关节痛、淋巴结肿大、出血等疑似蚊媒传染病症状,或有疫区旅居史的发热人员,请及时就医,并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。

注:以上内容仅为科普,不能代替专业医嘱,如出现症状,请及时到医院就医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
供稿 | 感染性疾病科  吴燕


Copyright © 2023(jtxdermyy.com). All Rights Reserved. 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 蜀ICP备17006138号-1  技术支持:用我在线